近代仙学倡导者——陈撄宁

2022-10-27 15:26:52      7444 浏览    作者:陈何来

转载:

1880年12月19日(公历1881年1月18日,注:出生日期遵从习俗用农历,其他时间一律用公历纪年),庚辰龙年,生于安徽省怀宁县洪铺镇新陈埂,原名元善,字子修,谱名志祥,长大后改名“撄宁”,道号“撄宁子”,龙门派名“圆顿”。

1883—1886年,在家随父亲读《三字经》、《四字经》、《百家姓》、《千字文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、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等书。

1887年,读《诗经》、《书经》、《易经》、《礼记》、《左传》。

1889—1891年,读葛洪《神仙传》、三丰真人《玄要篇》及白紫青《地元真诀》,萌学仙之念,而家教甚严于孔孟之道,只得偷看。

1892年,学作古诗、八股文、试帖诗。

1893年,买得《万法归宗》一册,被家人搜去烧掉。

1895年,考中秀才,同年参加乡试,试卷中有非议朝政的言辞,所幸主考官是他父亲朋友,及时将试卷抽出作废,免大祸。

1896年,幼病童子痨复发,父不再强迫读书,改从叔祖父学中医;偷看古本《参同契》和《悟真篇》,开始研习仙学修养法。

1898年,读原版《仙佛合宗》和《天仙正理》,方知出家人修炼之法与在家人不同。

1899年,读初刻大字版《金仙证论》和《慧命经》,了解和尚也有学神仙之术。

1900—1904年,学习研究中医、仙学修养法和现代科学。

1905年,考入安徽高等法政学校。

1907年,痨疾复发,辍学离校;在安徽省怀远县遇一异人,一起试验丹道功夫,证明仙家之说非虚,还发现道书上各种错误,因此决心访师学道。

1908— 1911年,寻访佛教名山高僧和道教丹道大师,未果,决定阅览《道藏》。

1912—1914年,到上海白云观通读《道藏》,全书5485卷,自明朝正统年间流传至民国时期约470年,能全部看完的仅撄宁一人。

1915年,在杭州海潮寺的华严大学研究佛经。

1916年,春,住北京白云观;夏,转居北京西四牌楼吕祖观中,遇一传奇道士,五十多岁,其在吕祖观做一年清净工夫竟治愈了二十多年的阳痿症,悟出“清净工夫大足以补其亏损”;秋,在上海收民国著名文学家、社会活动家吕碧城女士(1883—1943,安徽旌德人)为道学弟子,为她作孙不二女丹诗注》和《答吕碧城女士三十六问》;冬,与妇产科医生吴彝珠(1882-1945年,原籍浙江吴兴,毕业于上海中西女子医学院)结婚,婚后在上海法租界民国路开设私人诊所,直到1936年春,这二十年,生活安定,学术研究涉猎广泛,但以医学和道家养生为主。

1918年夏,拜见印光法师,与其广谈孔孟诸家历史及净土因果等事。

1920年秋,携夫人吴彝珠与南京立法院黄忏华夫妇同游庐山,计划买山偕隐,自秋到冬,住庐山仙人洞专修,并拟得《山居同乐会章程》,还绘就几幅造屋图及调查表,终因两家夫人生活不习惯而放弃。

1921年,应潜道人王聘三之请,作著名的《黄庭经讲义》。

1922—1932年,陈撄宁与志同丹道的名士黄邃之、谢李云、高尧夫、郑鼎丞等人在家中进行数百次外丹试验,因遭遇战争外丹实验未获得成功,却“证明红铜确能变为白银”。

1923年,正月十七夜间九点钟,上海民国路吴彝珠医生寓内设坛,开展扶乩(即道教占卜)活动,感“碧城女史”降坛,录有《天仙碧城女史降坛纪录》。(据《答覆安乐医舍》载:陆续的扶乩活动前后约10年,即1922—1932年)

1932年,改变方针,改外丹为内丹修炼,提出仙学修炼三阶段(即仙学目标阶段论):第一大愿,拟以三十年完成之;第二大愿,拟以三百年完成之;第三大愿,拟以无限量时间完成之。

1933年,上海翼化堂书局举办《扬善半月刊》出版发行,第1期开始连载《黄庭经讲义》,第5期开始连载《孙不二女丹诗注》。

1933—1941年,陈撄宁主笔《扬善半月刊》和《仙道月刊》,运用《道藏》典籍知识,开辟“答读者问”专栏,为全国爱道之士释疑解惑,大力提倡“仙学”,诠释道教义理,弘扬中华文化,抵御外国文化侵略,增强民族文化自信。

1934年11月,冒死为被国民党特务暗杀的《申报》主笔史量才撰写墓志碑文。

1935年,校订《旁门小术录》《天隐子》《坤宁妙经》《女功正法》《男女丹工异同辩》等篇,编辑《女子道学小丛书》《女丹诗集》等书,发表《答复上海南车站张家弄王君学道四问》,建议刊社可作为学道者的联系机构。

1936年,发表《中华道教会草章》,阐述的一系列道教主张;发表著名的《论四库提要不识道家学术全体》,维护道家学术在中国文华中的源头地位。

1937年8月,日寇进攻上海,《扬善半月刊》被迫停办。

1937—1945年,支持抗日,积极救治伤兵和难民。

1938年5月,汪伯英与翼化堂主人张广勋(竹铭)等创办“仙学院”,请陈撄宁讲授仙学和道书经典,作《灵源大道歌白话注解》《灵源大道歌读者须知》。

1939年,张竹铭医师创办《仙道月报》,请陈撄宁主笔,继续传播仙学。

1940年,在仙学院讲解《参同契》,汪伯英据听课笔录辑成《参同契讲义》。

1942年,起草《复兴道教计划书》,提出道教讲经坛、研究院、月报社、图书馆、流通处、救济会、道功修养院、道士农林化、科仪模范班等九条复兴道教大纲,阐明道教是学理的、现代的、慈悲的、济世的。

1945年,其妻吴彝珠因乳癌症去世,甚为悲痛,担心自己的多年研究成果因撒手而落空,遂著成《仙学必成》。

1946年,在杭州佑圣观收中医师胡海牙为弟子。

1947年,上海市道教会成立,出版发行陈撄宁《复兴道教计划书》5000册。

1948年冬季,第二次修订秘本《邱长春真人秘传大丹直指》。

陈撄宁先生(左)和弟子胡海牙合影

1949年,因常常代人做应酬文字,讲解国学及仙学修养法,用脑过度,头痛心跳,眼昏耳鸣,胃溃疡病发作。

1950年,在杭州为中医师胡海牙讲解古医书《素问》、《灵枢经》。

1953年春,经马一浮推荐,被聘为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;10月,撰《陈撄宁自传》。

1955年,四月,謄录《三一音符》;季春,謄录校定《三藏真铨》,易名为《法藏总抄》,作《开篇语》;立秋日,抄《最上乘天仙修炼法》给胡海牙。

1956年秋,被邀请为中国道教协会筹备委员;11月中华名山宫观代表23人约集北京推选组成筹备委员会,拟定《中国道教协会发起书》。

1957年 4月,第一届全国道教徒代表会议在北京召开,选举陈撄宁为副会长兼秘书长;8月,应邀赴杭州屏风山疗养院讲解《静功》,撰写《神经衰弱静功疗养法问答》《静功总说》《治遗精病的特效法》;冬,入住中国道协所在地北京白云观。

1958年,列席全国政治协商会议,参与议政。

1959年,选举为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。

1961年,当选为第二届全国道协会长;参加全国政协关于开展道教研究的座谈会;领导成立道协研究室,制定研究计划及培养道教知识分子计划;指导编辑《历代道教史资料》和《中国道教史提纲》;提出“在教言教,按道教本来面貌研究道教”的方针;建议创办了《道协会刊》以及道教知识进修班;著《史记 老子传问题考证》《太平经的前因后果》《教理概论》等。

1962年8月,中国道教协会《道协会刊》创刊,刊登《道教起源--陈撄宁会长在国务院宗教事务局讲稿》;10月,在白云观接见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,为其介绍道教历史、道教前途以及学术方面的情况。

1963年3月,《道协会刊》第二期刊载《陈撄宁会长在道教徒进修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》。

1964年10月,《道协会刊》第四期刊载《南华內外篇分章标旨》。

1965年1月,选举为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。

1966年,因“文化大革命”,中国道协被迫停止运作,陈撄宁忧思困惑,抑郁成疾。

1967年12月,写下《身后遗嘱》,将自己多年积蓄上交国家。

1969年5月25日仙逝,驻世89年。

(本文作者陈何来,单位:安徽省怀宁县地方志办公室

0
Copyright © 2022-北京圣持明中医研究院/北京圣智持明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