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成拳解析

2023-01-31 15:51:53      2689 浏览    作者:杨志军

意拳、大成拳是王芗斋先生在形意拳、心意把以及多家拳种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,是把多家拳学理论与实践汇归一处的大成之作(并非唯我唯尊)。

大成拳圈内人士认为,意拳是王芗斋先生于二十世纪20年代在上海传授的拳法,属于强调于意念运用的形意拳范畴,是从形意拳向大成拳发展演变的一个过渡阶段;而大成拳则是于二十世纪40年代在北京创立的全新拳种,是以站桩为基础的不同于其他任何拳种的拳法。

 

在《大成拳论》中,王芗斋先生发表观点认为,拳法绝不能只是强调于拳套架势,也不能过度注重意念,而应该是进行包括神、形、意、气、力、法(技巧)等的全方面锻炼,要全方面地协调统一,即做到“神不外溢,意不露形,形不破体,力不出尖,气贯周身,法合自然”。这种观点,其实是融合了佛道两家至高玄学思想,对学人子弟有着较高的要求。要理解和掌握这些要领,则必须先破除意识对于己身的执着,使得精神不放在一处(佛家的空,意不露形、力不出尖),却又存在于任何处(空有一如、空有不二、虚实、松紧,气贯周身),最后达到无我的类似禅的境界,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己的本能(法合自然),以产生巨大的威力。

大成拳被归纳为七种练法,即站桩、试力、步法、试声、发力、推手、实作(断手),又被称作‘七妙法门’

严格地说,大成拳已经不能归纳为拳法,或不仅仅是一种拳法,而应该是一种气功、导引术,或是道术。王芗斋先生不承认自己的拳法是气功,那是因为气功概念的兴起晚于大成拳,而气功的前身异名就包含站桩,也就没必要再改(至于对于气功定义的不同意见请参看拙作《闲话气功与导引》)。

 

站桩是大成拳的基础功法,也是核心功法,其余的六部功法都基于其上。大成拳的站桩分为基本桩(晚年演变出很多的养生桩)和技击桩两大类,其中的基本桩(养生桩)是基础也是根本,技击桩则是克敌自卫的实战运用。

无论是早期的基本桩(养生桩)还是技击桩,或是之后的养生桩,其修炼要领及目的都基本一致,都是神、形、意、气、力、法的综合锻炼,会一桩等同于会其他桩,会桩功等于会大成拳,试力、步法、试声、发力、推手、实作(断手)不过是桩功的变化。

(演示示范)

桩架很简单,关键是要掌握要领,而要领就是神、形、意、气、力、法六个方面的统一。

关于神,神是很玄妙的事物,其修炼与运用在佛道两家最为擅长,而大成拳正是借鉴了这两家思想发展而成的。在《大成拳论》中有语:“只有一片相机而动,应感而发,和虚灵守默之含蓄精神,要在以虚无而度其有,亦以有处而揣其无。诚与老(庄)(佛)释无为而有为,万法皆空,即为实象(相)”“习时须假定三尺以外,七尺之内,四围如有大刀阔斧之巨敌,与毒蛇猛兽蜿蜒而来,其共争生存之情景,须当以大无畏之精神而应付之,以求虚中之实也。如一旦大敌林立,在我如入无人之境以周旋之,以求实中之虚。要在平日操存体认,涵修养,总之都是由抽象中得来,所谓神意足,不求形骸似,更不许存有对象,而解脱一切者是也”。都是关于神方面修炼的阐述。

神的概念可以理解为气场,或是一个域,也可以理解个体意识的综合认知(包括感性认识、理性认识)和生命组织的功能态。一个人有没有功夫,以及功夫强弱,是可以从外在的表象(相)、神中分辨出来。

炼神不能光靠站桩,培养个人修养也是炼神(因为认知决定行动,也就决定拳法)。现代有很多男人都怕老婆,这其实并不是打不过老婆,而是因为女人感性的居多,且一个月又有几天处于生理期,就会以情绪主导行为,并发泄在家人及周边人身上,长久以往,周边人就会形成对她所谓的怕。或者有人认为这与拳术毫无关联,但只要仔细思考一下那些弱者、胆小之人是怎么被人欺负的,还有那些拳坛比武中,有没有假打的,想假打,功夫就不会展现出来,即使有功夫他也会输,是不可能挥拳战胜对手的。这种胆小、心不诚的人注定不能成为拳道高手,他的内心有更多的羁绊,心不诚则拳不真。神不在,注定败亡。

 

形好理解,高矮胖瘦、架势体态都是形的体现。大成拳虽然不讲形意拳的象形取意,但也依然注重予意于形,形坚意凝。

 

意又是一个不好掌握的要领,因为意的含义太广泛,他既是神的对立面又是统一体。意自神中生,神自意中取。意是有、是色、是紧、是实,神是无、是空,是松、是虚,如上述《大成拳论》中的以意有(敌)蓄精神,以神无胜重敌。另一方面,有意则紧,发力克敌;无意则松,气贯周身(神)。神与意具,运用万方。

 

气是神与意的载体,而神意赋予气独特性。如一个植物人,他已经丧失了自我的认知能力,只剩下生物层面的基本反应,这是只拥有形气的层面,拳学也一样,没有神意的气只是单纯的能力,他不能主动做任何事情,如同死物一般,古语有云:“有神无气不能生,有气无神不能死”,就是这个道理。

 

力是意,意也是力,形态僵硬时为力,气聚不露形为意。我们平时总是处于用力当中,只是每个人的用力方式不同,比如体力劳动者易于形成浑身僵力,脑力劳动者易于形成浑身松懈无力,而大成拳的力必须以意做基础,掌握了意才能谈力,否则就不是大成拳所说的力。

 

法,大道至简却又复杂多变,唯有掌握了神意才能谈法,否则都是旁门小术,正所谓:‘有形有意都是假,技到无心方为奇’。但是,要达到这种境界需要一个过程,需要能熟练地掌握意念导引和精神假借,然后才是变化万千,随心所欲,无心无欲,发挥自性本能。具体到法的运用,必须‘神形意气力法’略有侧重而相合为一,单重(直拳易单重)、双重(马步易双重)、力出尖、意不整等都是过失。

(演示单双重和力出尖等)

《大成拳论》中说:“习拳入手之法,非只一端”,这是非常正确的。只要能做到气贯周身、神意不散的人都能略通拳术,我这虽然守着形意拳第五代宗师(以首代传人李老能算起,二代车毅斋、三代刘俭、四代吴殿科、五代李世杰,二代郭云深、三代王芗斋、四代赵道新、五代李世杰),但其实并没有练过几天拳术,只是因为修过其他法(神形意气力法),故也能略窥门径。

 

在王芗斋先生晚年,大成拳桩功(养生桩、基本桩)被作为一种体育保健运动、一种医学治疗方法而被推广,其已不局限于武术界,而是向着医学界跨界发展。王芗斋先生曾先后受聘于北京中医研究院、河北中医研究院等,其医疗效果显著。大成拳仅通过站桩调节大脑神经、改善体内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、调动人体内在自愈机能就完成了药物、手术或针灸等外界医疗手段才能实现的医疗效果,其临床实践得到医学界的广泛认可,而这种具有简、便、验、廉特点的养生保健方法,也深得大众欢迎、热爱。

 

最后,我们用一句话来结束本篇解析,那就是:‘得其环中,以应无穷’。拳道通家,应用万方。

0
Copyright © 2022-北京圣持明中医研究院/北京圣智持明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